欢迎来到栖霞市文化馆!

单位简介

关于栖霞非遗工作思考
发布时间:2019-12-17 03:04 查看数量:


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精神与文化的浓缩,也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。栖霞历史悠久,文化灿烂,在漫漫历史长河中,勤劳智慧的栖霞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,大量的舞蹈、工艺、民歌、民间故事、体育竞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文化百花园中的艳丽奇葩,承载着地域文明的演进历程,呈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。为保证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,必须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。

 

一、栖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

一是广泛开展普查。组织文化系统干部职工及镇(街)老干部、老教师普查出非遗线索1100多条,筛选出具有保护价值的项目812个,征集实物200多件,建设了“四个一”:即一个资料室、一个数据库、一套普查成果图书、一个珍贵实物展示厅,并在烟台市率先建立了剪纸协会、螳螂拳协会等一批非遗实业化发展协会。根据普查成果,第一时间开展非遗申报工作,目前有螳螂拳等国家级项目2个,丘处机传说、棒槌花边技艺等省级非遗项目8个,栖霞泥塑、栖霞锔艺等烟台市级项目24个;命名了106名市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,为非遗传承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二是不断完善保护体系。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联席会议制度,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统筹协调、咨询论证、评审申报和专业指导等工作,对非遗产业的保护和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作用。同时,采取举办非遗培训班、非遗进校园等多种方式,构建非遗传承体系,有效促进了非遗资源的继承和发扬。对濒临失传的非遗资源进行文字及数字化记录并整理存档,组织非遗传承人演唱了《劈老头》、《吕洞宾戏牡丹》等14个经典曲目,拍摄了纪录片《砂大碗》等一批珍贵影像资料,为非遗传承留下了重要的研究资料和载体。

三是加强宣传推介。先后编辑出版了《栖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汇编》、《栖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》等系列图书,并通过在电视台开设“非遗讲座”专栏、面向群众开设非遗成果免费展览等方式,打造了一批非遗宣传阵地;定期组织参加非遗博览会、民博会、民间工艺大赛等展览比赛,引导非遗项目参与苹果艺术节、燕九节、烟台毓璜顶庙会等节会活动,邀请中央电视台《中国影像方志》栏目组来栖,就剪纸、花饽饽等优秀非遗项目进行了专题拍摄宣传,有力推动了我市非遗项目走出栖霞、扩大影响。近年来,创作的胶东大鼓《二宝戒赌》、《转变》等,先后获得全国征文大奖、山东省创作奖、烟台市文艺创作奖;砂大碗、泥塑、面塑、剪纸等非遗手工艺品先后获得“泰山文艺奖”、“金海棠奖”等多项省内外大奖;涌现出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栾淑娟、省级传承人马洪贵等一批知名的非遗传承人,社会影响力得到不断提升。

二、栖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

一是缺少专业人才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较高的专业性要求,但当前栖霞市从事非遗保护的人员多是兼职,缺少专业人员的参与和指导,限制了非遗保护传承的深度和高度。

二是缺少传承活力。目前全市非遗传承人中,60岁以上占达到40%,40-60占比达55%,40岁以下仅占5%,结构老龄化严重。同时,还有相当数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尚未获得“非遗”资格,这部分资源的保护开发相对空白,甚至无人问津,后继无人现象更加突出,若不及时予以发掘保护,极易出现传承断绝,使非遗成为遗憾。

三是缺少实业化支撑。栖霞市多数非遗保护项目传承人以工作室、作坊、店铺为主要形式进行传承经营,人员少、资金少、平台小,缺少实业化支撑,难以产生较大经济和社会效应,使生产性保护的目的难以实现,部分较好项目也存在竞争力不足的问题,比如棒槌花边、铜盆饽饽等,在胶东地区知名度较高、市场紧俏,但在胶东以外地区几乎无人知晓,与天津杨柳青年画、扬州油纸伞等非遗产品产业化水平差距较大,很难走出去形成竞争力。

三、对策建议

一是创新保护手段。加强传承人帮扶,通过土地使用、税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,支持传承人以师带徒,鼓励非遗项目实业化发展发展,促进非遗项目形成规模、形成影响;加大非遗项目、非遗传承人宣传打造,培育“文化名品、文化明星”,增强传承人对非遗事业的自我认同,增强社会对非遗产业和传承人的价值肯定。打牢传承基础,可以借鉴花椒直播等平台开展的“非遗+直播”活动,通过新媒体、新平台,着力搭建年轻群体与非遗之间联系了解的桥梁。通过开展“非遗进校园”、组织非遗成果展览等活动,讲好非遗故事、扩大非遗影响,形成更加浓厚的非遗保护传承氛围。建立多元保障,在用足用活专项政策资金的同时,通过政策引导,调动社会团体、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,多渠道筹集资金,吸纳民间资本投入“非遗”保护,形成非遗保护保障的社会合力。

二是完善保护体系。切实加强队伍建设,与学校、科研院所建立非遗培训基地,定向培育一批专业人才,并强化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人员培训,形成一支专业、专职的保护队伍。加强各级名录项目的挖掘保护,对已入选各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,进行分类指导,通过建立电子档案、在乡村文化场所展览等手段,使其进一步传承发扬,扩大知名度、影响力;对尚未获得“非遗”资质的项目,尽快做好抢救性保护,保证相关项目技艺后继有人,附加的文化价值长久留存。加强非遗学术研究。加强与高校历史文化院系等合作,打造非遗学术研究平台,在抓好非遗传承保护的同时,做好非遗史料、理论等的整理研究,深入挖掘非遗资源背后的历史人文蕴含,最大化发挥非遗资源的社会效益。

三是开发非遗产业。把文化优势转化为资本优势是技艺薪火相传的有效途径,引导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实业化是实现永续传承的有益尝试。下步应在深入挖掘我市非遗的名人、名牌、名品效应,继续在“非遗+互联网”、“非遗+旅游”、“非遗+养生”等新兴业态上下功夫,进一步提升与各业态的契合度。同时做好资源整合,避免各自为战,借鉴毓璜顶利用整合非遗资源将自身打造为“非遗载体”的成功经验,创新形式手段将自身和周边非遗资源有效捏合,形成“1+1>2”的效果,切实发挥出非遗的生机活力,转化为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。